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「中國神藥」改變世界

編輯︰許可
撰文︰思明

  屠呦呦是首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人。她從古典中醫文獻中找到線索,研發出對抗瘧疾的青蒿素,拯救千萬人的性命,改變了世界。沒有博士學位,沒有留學海外,也沒有院士頭銜、被戲稱為「三無科學家」的屠呦呦,有着甚麼的故事?

屠呦呦出身名門望族 名字取自《詩經》

  屠呦呦1930年出生於浙江寧波名門望族。她名字取自《詩經》裏的「呦呦鹿鳴,食野之苹」,當中的「苹」,就是蒿草。或許從那一刻起,屠呦呦已注定與草藥有不解之緣。

  屠呦呦從小接受良好教育。16歲時,她染上肺結核,被迫暫緩學業兩年,而這段經歷也萌起了屠呦呦對醫藥學的興趣。她的腦中閃起了一個想法:「醫藥學的作用很神奇,如果我學會了,不僅可以讓自己遠離病痛,還可以救助更多人。」

屠呦呦出生望族,這是她11歲時和母親的合照;這也是現在能找到屠呦呦的最早照片。(網上圖片)

  不過屠呦呦和很多科學家不同,她中學階段並非學霸。她入讀的效實中學至今保留着一份成績單,該校一位老師說,從成績單看來,屠呦呦的學習不是非常突出,「成績單上有90多分的,也有60多分的」,所以她後來能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學系,還是有點「爆冷」。

  屠呦呦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中藥研究所工作,並接受了兩年半中醫培訓。該研究所1969年接下了「523項目」任務,展開中草藥抗瘧疾的研發;當時正值文革,很多老專家「靠邊站」,有中西醫背景、科研功力紮實的屠呦呦遂被委以重任,擔任組長,開始一生對抗瘧的研究。

屠呦呦尋找青蒿素道路一波三折

  其實當時已經有「氯喹」等治療瘧疾的藥物,但因為瘧原蟲出現抗藥性,令藥物失效,東南亞多地疫情失控,正處於戰火中的越南情況尤為慘烈,戰爭雙方因瘧疾造成的傷亡人數,竟然超過了戰鬥傷亡人數。

  為此,時任北越領導人胡志明向中國提出請求,希望中國施援,找出對付抗藥性瘧疾的方法。中國領導人答應請求,決定全展開相關研究;由於項目始於1967年5月23日,所以就稱為「523項目」。

  延伸閱讀:屠呦呦:此生執著青蒿素

屠呦呦科研功力紮實,她成為中草藥抗瘧課題組組長時,只有39歲。圖為屠呦呦年輕時當實習研究員期間的照片。(網上圖片)

  接下重任,屠呦呦和團隊查閱大量古代醫學典籍,又尋訪民間藥方,終於篩選出200多種中藥,並從中鎖定了青蒿。

  雖然青蒿很快被確定下來,但由於初時團隊利以水煎或乙醇來提取青蒿素,實驗結果並不理想。如何取得突破?屠呦呦決定「重新埋下頭去,看醫書」;為了工作有突破,她只能犧牲家庭。

  1971年的一天,屠呦呦讀到東晉葛洪的《肘後備急方》,當中有「青蒿一握,以水二升漬,絞取汁,盡服之」的句語,大意是把青蒿用水浸泡,再榨汁服用。

  她突然醒悟到,或許是青蒿中的成分不耐高溫,影響藥效。於她和團隊決定調整方案,以低沸點的乙醚來提最青蒿素。

為驗證藥物安全 屠呦呦冒險親自試藥

   那時研究條件簡陋,團隊只能以7口老百姓用的水缸來盛載乙醚做實驗;沒有通風系統,也沒防護設備,化學品發出刺鼻的氣味令人頭暈眼花,有人出現流鼻血、皮膚過敏,而屠呦呦更患上中毒性肝炎,但大家為了工作,已顧不得許多。

  幾經努力,團隊付出終於有了回報,「那時藥廠都停工,只能用土辦法。我們把青蒿買來先泡,然後把葉子包起來用乙醚泡,直到第191次實驗,才真正發現了有效成分。」屠呦呦說。

  191次實驗提取的青蒿素,對鼠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100%。

屠呦呦研發的青蒿素,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首選抗瘧藥物。圖為中年時期的屠呦呦進行實驗的照片。(網上圖片)

  此後青蒿素展開臨床試驗,為了驗證藥物安全無憂,屠呦呦決定親自試藥,「我是組長,我有責任第一個試藥」。

  1972年7月,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員在醫院監控下,進行一周的試藥觀察,未發現副作用。

  此後青蒿素經過多年反複試驗和臨床試用,屠呦呦的團隊在1977年發表論文,首次向全球報告了青蒿素這一重大原創成果。1986年10月,青蒿素獲得衛生部頒發的《新藥證書》,開始在各地大規模推廣。

  至2000年,世界衛生組織把青蒿素類藥物作爲首選抗瘧藥物,在全球推廣。該組織《瘧疾實況報道》稱,2000年至2015年期間,全球各年齡組危險人群中瘧疾死亡率下降了60%;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了65%。

 屠呦呦:青蒿素是中醫藥送給世界禮物

  在青蒿素問世和推廣以前,全世界每年約有4億人次感染瘧疾,至少有100萬人死於此病。

  2011年,為抗瘧默默耕耘了40多年的屠呦呦,得到了世界的肯定。那一年她獲得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。到了2015年10月,她更獲頒諾貝爾醫學獎,成為首位拿下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。

 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後表示,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。

2015年12月,屠呦呦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諾獎獎章。(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)

  她又說:「榮譽不是我個人的,還有我的團隊,還有全國的同志們。」「這是屬於中醫藥集體發掘的一個成功範例,是中國科學事業、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」。

  另外,說起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,很多人還會記得當時曾掀起一陣「三無科學家」的爭議。「三無」指的是屠呦呦沒有博士學位,沒有留學海外,也不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,與其他著名科學家的背景很不同。特別是最後的一點,有人就奇怪為甚麼屠呦呦能得到世界最頂尖獎項,卻連國內的院士都沒評上呢?

  誠然,「三無」有着歷史背景和其他原因,三言兩言難以說得清楚。但重要是,屠呦呦對這些「虛名」毫不在乎,她競競業業,繼續對科學的執着追求,繼續對抗瘧藥和中西藥結合的研究。

  而且,「三無科學家」屠呦呦能獲得諾貝爾獎,絕對是一個勵志的故事。

  延伸閱讀:為中國核武隱姓埋名17年 王淦昌錯過諾貝爾獎

根據資料,屠呦呦是第三位因抗瘧而獲得諾獎的科學家。(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)
中國科研

張維為:西方分析中國科學飛速進步的3大關鍵

2025-03-27

感動中國年度人物|野菜充饑 算盤計數據 彭士祿逆境研發核潛艇

2022-03-04
我要回應

(可輸入500字)

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,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

相關每周主題

放下傷心往事 崔琦63年後重踏故鄉

2021-03-18
當代中國-高錕初到香港

舉家離開上海 高錕初到香港

2020-12-10
當代中國-高錕-高錕中大面試記

高錕中大面試記

2020-11-26

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「中國神藥」改變世界

2021-11-29

感動中國年度人物|百歲楊振寧的家國情懷

2022-03-12
當代中國-莫言

說好當代中國的故事 莫言筆下的鄉土情懷

2020-11-06

12歲隻身從河南農村來港 崔琦踏上諾貝爾獎之路

2021-02-18

放下傷心往事 崔琦63年後重踏故鄉

2021-03-18
當代中國-高錕初到香港

舉家離開上海 高錕初到香港

2020-12-10
當代中國-高錕-高錕中大面試記

高錕中大面試記

2020-11-26

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「中國神藥」改變世界

2021-11-29

感動中國年度人物|百歲楊振寧的家國情懷

2022-03-12
當代中國-莫言

說好當代中國的故事 莫言筆下的鄉土情懷

2020-11-06

小城大事

朱芸編

哪吒2|動畫電影也是音樂盛典 原來香港音樂人有份打造?

2025-03-25

運動健兒

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「無氧」登頂14座8000米高峰

2025-04-02

影視巨星

張國榮

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

2025-04-01

時代英雄

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

2025-02-10

傑出名人

李兆基

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

2025-03-20

創新先鋒

90後王興興 「英語學渣」是機械人天才

2025-03-17

小城大事

朱芸編

哪吒2|動畫電影也是音樂盛典 原來香港音樂人有份打造?

2025-03-25

運動健兒

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「無氧」登頂14座8000米高峰

2025-04-02

影視巨星

張國榮

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

2025-04-01

時代英雄

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

2025-02-10

傑出名人

李兆基

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

2025-03-20

創新先鋒

90後王興興 「英語學渣」是機械人天才

2025-03-17
編輯推薦

DeepSeek 黑神話 扭秧歌機器人...創科「六小龍」為何出自杭州?

2025-03-24
羅湖口岸

在內地遺失證件怎麼辦? 一文睇清即時申請電子臨時通行證教學

2025-03-20
1:52

香港茶餐廳|港式鴛鴦源自中醫概念?黃家和:沖鴛鴦比沖奶茶更難

2021-06-09
2:21

香港茶餐廳|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專訪「奶茶之父」黃家和

2021-06-03
1:58

即食麵菜式「沙嗲牛」、「撈丁」如何成為香港文化?

2020-12-30

香港茶餐廳|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?雞尾包由剩食「二次創作」?

2025-03-30
香港茶餐廳飲品

香港茶餐廳飲品篇|「和尚跳海」是甚麼?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?

2025-03-16

香港茶餐廳|港式西餐「豉油西餐」 中西合璧的香港飲食文化

2021-04-21
1:52

香港茶餐廳|港式鴛鴦源自中醫概念?黃家和:沖鴛鴦比沖奶茶更難

2021-06-09
2:21

香港茶餐廳|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專訪「奶茶之父」黃家和

2021-06-03
1:58

即食麵菜式「沙嗲牛」、「撈丁」如何成為香港文化?

2020-12-30

香港茶餐廳|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?雞尾包由剩食「二次創作」?

2025-03-30
香港茶餐廳飲品

香港茶餐廳飲品篇|「和尚跳海」是甚麼?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?

2025-03-16

香港茶餐廳|港式西餐「豉油西餐」 中西合璧的香港飲食文化

2021-04-21
1:57
當代中國-粵港澳大灣區-樂活灣區-深圳速度-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

春節|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「一天龍」

2025-01-30
2:34
新光戲院

新光戲院|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

2025-01-16
2:17
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

國策通識|「人類命運共同體」如何構建?

2025-01-15
1:59
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

港產大熊貓|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「家姐」「細佬」?

2025-02-26
2:32

港產大熊貓|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

2025-02-18
3:15
啟德體育園

10個數字|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

2025-02-18
2:09
港產大熊貓小姐弟

港產大熊貓|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

2025-02-07
1:57
當代中國-粵港澳大灣區-樂活灣區-深圳速度-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

春節|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「一天龍」

2025-01-30
2:34
新光戲院

新光戲院|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

2025-01-16
2:17
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

國策通識|「人類命運共同體」如何構建?

2025-01-15
1:59
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

港產大熊貓|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「家姐」「細佬」?

2025-02-26
2:32

港產大熊貓|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

2025-02-18
3:15
啟德體育園

10個數字|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

2025-02-18
東盟
楊榮文
楊榮文

楊榮文:世界多極化 東盟有望成中立戰略極

2025-03-28
美國紐約
羅思義
羅思義

羅思義:中國經濟增長比不上美國?西方權威媒體都在誇大美國表現!

2025-03-25
中美關係
楊榮文
楊榮文

楊榮文:世界邁向多極化 美阻中國崛起令人疲憊 財政難持續

2025-03-21
1979年4月4日
廣九直通火車

廣九直通火車恢復通車

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

  古時有關清明節的詩詞不少,其中這句「梨花風起正清明,遊子尋春半出城」就形象地描寫清明節時遊人的景象,怎樣理解呢這句詩呢?

  這兩句出自宋代吳惟信的《蘇堤清明即事》。古代認為,從小寒至穀雨,有二十四番應花期而來的風,梨花風為第十七番花信風,梨花風後不久就到清明了。清明節,遊人為了尋找春意,大多出城踏青。

  這兩句描寫了清明時西湖美麗的蘇堤和遊人遊春熱鬧的場面,充滿歡愉熱鬧的氣氛。

  這首詩還有兩句,就是「日暮笙歌收拾去...

9種潮型

     浙江錢塘江潮,有「天下第一潮」之譽,古人所謂「浙江之潮,天下之偉觀也。」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,而且形態多變,共9種花款,大家都見過嗎?

WeChat
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,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。
同意及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