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「中國神藥」改變世界

編輯︰許可
撰文︰思明

  屠呦呦是首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人。她從古典中醫文獻中找到線索,研發出對抗瘧疾的青蒿素,拯救千萬人的性命,改變了世界。沒有博士學位,沒有留學海外,也沒有院士頭銜、被戲稱為「三無科學家」的屠呦呦,有着甚麼的故事?

屠呦呦出身名門望族 名字取自《詩經》

  屠呦呦1930年出生於浙江寧波名門望族。她名字取自《詩經》裏的「呦呦鹿鳴,食野之苹」,當中的「苹」,就是蒿草。或許從那一刻起,屠呦呦已注定與草藥有不解之緣。

  屠呦呦從小接受良好教育。16歲時,她染上肺結核,被迫暫緩學業兩年,而這段經歷也萌起了屠呦呦對醫藥學的興趣。她的腦中閃起了一個想法:「醫藥學的作用很神奇,如果我學會了,不僅可以讓自己遠離病痛,還可以救助更多人。」

屠呦呦出生望族,這是她11歲時和母親的合照;這也是現在能找到屠呦呦的最早照片。(網上圖片)

  不過屠呦呦和很多科學家不同,她中學階段並非學霸。她入讀的效實中學至今保留着一份成績單,該校一位老師說,從成績單看來,屠呦呦的學習不是非常突出,「成績單上有90多分的,也有60多分的」,所以她後來能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學系,還是有點「爆冷」。

  屠呦呦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中藥研究所工作,並接受了兩年半中醫培訓。該研究所1969年接下了「523項目」任務,展開中草藥抗瘧疾的研發;當時正值文革,很多老專家「靠邊站」,有中西醫背景、科研功力紮實的屠呦呦遂被委以重任,擔任組長,開始一生對抗瘧的研究。

屠呦呦尋找青蒿素道路一波三折

  其實當時已經有「氯喹」等治療瘧疾的藥物,但因為瘧原蟲出現抗藥性,令藥物失效,東南亞多地疫情失控,正處於戰火中的越南情況尤為慘烈,戰爭雙方因瘧疾造成的傷亡人數,竟然超過了戰鬥傷亡人數。

  為此,時任北越領導人胡志明向中國提出請求,希望中國施援,找出對付抗藥性瘧疾的方法。中國領導人答應請求,決定全展開相關研究;由於項目始於1967年5月23日,所以就稱為「523項目」。

  延伸閱讀:屠呦呦:此生執著青蒿素

屠呦呦科研功力紮實,她成為中草藥抗瘧課題組組長時,只有39歲。圖為屠呦呦年輕時當實習研究員期間的照片。(網上圖片)

  接下重任,屠呦呦和團隊查閱大量古代醫學典籍,又尋訪民間藥方,終於篩選出200多種中藥,並從中鎖定了青蒿。

  雖然青蒿很快被確定下來,但由於初時團隊利以水煎或乙醇來提取青蒿素,實驗結果並不理想。如何取得突破?屠呦呦決定「重新埋下頭去,看醫書」;為了工作有突破,她只能犧牲家庭。

  1971年的一天,屠呦呦讀到東晉葛洪的《肘後備急方》,當中有「青蒿一握,以水二升漬,絞取汁,盡服之」的句語,大意是把青蒿用水浸泡,再榨汁服用。

  她突然醒悟到,或許是青蒿中的成分不耐高溫,影響藥效。於她和團隊決定調整方案,以低沸點的乙醚來提最青蒿素。

為驗證藥物安全 屠呦呦冒險親自試藥

   那時研究條件簡陋,團隊只能以7口老百姓用的水缸來盛載乙醚做實驗;沒有通風系統,也沒防護設備,化學品發出刺鼻的氣味令人頭暈眼花,有人出現流鼻血、皮膚過敏,而屠呦呦更患上中毒性肝炎,但大家為了工作,已顧不得許多。

  幾經努力,團隊付出終於有了回報,「那時藥廠都停工,只能用土辦法。我們把青蒿買來先泡,然後把葉子包起來用乙醚泡,直到第191次實驗,才真正發現了有效成分。」屠呦呦說。

  191次實驗提取的青蒿素,對鼠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100%。

屠呦呦研發的青蒿素,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首選抗瘧藥物。圖為中年時期的屠呦呦進行實驗的照片。(網上圖片)

  此後青蒿素展開臨床試驗,為了驗證藥物安全無憂,屠呦呦決定親自試藥,「我是組長,我有責任第一個試藥」。

  1972年7月,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員在醫院監控下,進行一周的試藥觀察,未發現副作用。

  此後青蒿素經過多年反複試驗和臨床試用,屠呦呦的團隊在1977年發表論文,首次向全球報告了青蒿素這一重大原創成果。1986年10月,青蒿素獲得衛生部頒發的《新藥證書》,開始在各地大規模推廣。

  至2000年,世界衛生組織把青蒿素類藥物作爲首選抗瘧藥物,在全球推廣。該組織《瘧疾實況報道》稱,2000年至2015年期間,全球各年齡組危險人群中瘧疾死亡率下降了60%;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了65%。

 屠呦呦:青蒿素是中醫藥送給世界禮物

  在青蒿素問世和推廣以前,全世界每年約有4億人次感染瘧疾,至少有100萬人死於此病。

  2011年,為抗瘧默默耕耘了40多年的屠呦呦,得到了世界的肯定。那一年她獲得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。到了2015年10月,她更獲頒諾貝爾醫學獎,成為首位拿下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。

 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後表示,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。

2015年12月,屠呦呦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諾獎獎章。(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)

  她又說:「榮譽不是我個人的,還有我的團隊,還有全國的同志們。」「這是屬於中醫藥集體發掘的一個成功範例,是中國科學事業、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」。

  另外,說起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,很多人還會記得當時曾掀起一陣「三無科學家」的爭議。「三無」指的是屠呦呦沒有博士學位,沒有留學海外,也不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,與其他著名科學家的背景很不同。特別是最後的一點,有人就奇怪為甚麼屠呦呦能得到世界最頂尖獎項,卻連國內的院士都沒評上呢?

  誠然,「三無」有着歷史背景和其他原因,三言兩言難以說得清楚。但重要是,屠呦呦對這些「虛名」毫不在乎,她競競業業,繼續對科學的執着追求,繼續對抗瘧藥和中西藥結合的研究。

  而且,「三無科學家」屠呦呦能獲得諾貝爾獎,絕對是一個勵志的故事。

  延伸閱讀:為中國核武隱姓埋名17年 王淦昌錯過諾貝爾獎

根據資料,屠呦呦是第三位因抗瘧而獲得諾獎的科學家。(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)
我要回應

(可輸入500字)

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,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

相關每周主題

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「中國神藥」改變世界

感動中國年度人物|百歲楊振寧的家國情懷

當代中國-莫言

說好當代中國的故事 莫言筆下的鄉土情懷

12歲隻身從河南農村來港 崔琦踏上諾貝爾獎之路

放下傷心往事 崔琦63年後重踏故鄉

當代中國-高錕初到香港

舉家離開上海 高錕初到香港

當代中國-高錕-高錕中大面試記

高錕中大面試記

時代英雄

李振聲——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

傑出名人

神舟十九號太空人宋令東 從收廢品 到飛向天際

創新先鋒

「無創產前檢查之父」盧煜明

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「無創產前檢查之父」

潮流人物

KOL時代|堅守「生死第一線」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

小城大事

烈士紀念日|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:讓無名烈士變有名

運動健兒

2:22
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

「輪羽二哥」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

影視巨星

《聲生不息.港樂季》葉蒨文

樂壇天后葉蒨文 為何連奪4屆女歌星獎仍自覺「沒有紅過」?

編輯推薦

敦煌保育80年|「敦煌癡人」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「為它死也值!」

735個洞窟

敦煌莫高窟洞窟有咁多種?

2:13
當代中國-中國文化-敦煌-樊錦詩

中華文化守護者「敦煌女兒」樊錦詩

當代中國-名家-樊錦詩憶堅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輩們

樊錦詩憶堅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輩們

2:06

「再造」莫高窟 保育大漠中的中國文化

2:48
當代中國-中國藝術-中國文化-敦煌莫高窟

敦煌莫高窟 世上最完整佛教藝術寶庫

《敦煌:生而傳奇》:劇情式紀錄片 揭秘敦煌傳奇

3:07

非凡75年·科技篇|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

3:07
中國5G、AI、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

非凡75年·科技篇|從5G、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

3:45

非凡75年·科技篇|中國航天「從無到強」 躋身世界前列

2:48

非凡75年·科技篇|中國交通75年 從「基本靠走」到復興號和C919

3:15

非凡75年·科技篇|中國如何成為「基建狂魔」?

3:02

非凡75年·政經篇|社會民生「七個有」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

2:48

非凡75年·政經篇|75年糧食增產5倍 中國人吃飽了 也吃好了

當代中國-名家專欄-潮遊三國
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

三國旅遊|成都黃忠墓的發現與消失

當代中國-名家專欄-潮遊三國
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

三國旅遊|諸葛亮八陣圖未解之謎

1990年11月13日
當代中國-當年今日-唐山

唐山獲聯合國「人居榮譽獎 」

「一鑊熟」與 「一鍋端」  

  「一鑊熟」是廣東俗語,從字面看,就是將所有食材放在一個鍋中烹調,直至煮熟為止,實際卻有「同歸於盡」的意思。

  在電影情節裏,賊人被警察重重包圍時,為求自保,賊人將手槍指向附近的火水桶,大喊「唔好行埋嚟,否則同你哋一鑊熟。」賊人若是開槍射向火水桶,定必引發大爆炸,周遭的人可能也會葬身火海,同歸於盡。

  類似的詞語還有「一鍋端」,不過兩者意思有少許不同。

  「一鍋端」比喻一下子全拿出來,沒有剩餘,或一下子全...

9種潮型

     浙江錢塘江潮,有「天下第一潮」之譽,古人所謂「浙江之潮,天下之偉觀也。」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,而且形態多變,共9種花款,大家都見過嗎?

書展專題講座-《香港志.自然》: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

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,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,並舉行專題講座。書展亦設置《香港志》專屬展位,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,更有機會獲贈禮品,不容錯過!

  • 地點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(會議室S226-227)
  • 日期︰2024年7月22日(星期一)
  • 時間︰下午2時30分至4時
WeChat